院士报告:大数据时代的地球空间信息学

发布者:王艳艳发布时间:2016-09-02浏览次数:43

题  目:大数据时代的地球空间信息学

报告人:李德仁院士(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

时  间:201695日(周一)下午300

地  点:南湖校区体育馆

主办单位:环境与测绘学院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参加!


                                     环境与测绘学院

2016831


李德仁院士简介:

    李德仁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1963年武汉测绘学院毕业,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被苏黎世理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8年)。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  10 月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李德仁院士1996年受聘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是学校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12年受聘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李德仁院士历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50多所大学顾问或名誉教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副主任,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专家组副组长,国家973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航天专家组成员,国家遥感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图形图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首席科学家,亚洲GIS协会创会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世纪80 年代,李德仁院士主要从事测量误差理论与处理方法研究。1982年,他首创的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量学界称之为“李德仁方法”。 1985 年,他提出的包括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在内的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被学界誉为科学地“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来的问题”。 20世纪90 年代,李德仁院士提出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21 世纪,李德仁教授提出了广义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与理论,积极推动城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

李德仁院士学术水平高、成果丰硕,发表论文700多篇,出版专著11部,译著1部。30多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先后培养博士生120多名,硕士生80多名。独自与合作培养博士后10多名、培养硕士研究生80多名、博士研究生120,他指导的5位博士生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全国获指导教师奖次数最多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