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目标:
以破解徐州老工业基地资源与环境约束为引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通过强强联合,汇聚人才,开展相关重大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将中心建成中国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的排头兵和一流人才培养的高地。
科技创新目标:围绕矿山绿色开发和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目标,瞄准世界前沿,突破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的关键理论和技术,实现地下资源科学开采与岩层控制、废弃工矿区灾害防控与建设利用、沉陷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和矿区多源多尺度综合监测与感知的理论与技术创新,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研究面向环境友好的矿产资源绿色开发与岩层控制理论,开发深部资源采-选-充一体化技术、断顶卸压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深部围岩动力灾害控制技术等绿色开采新技术体系。
研究废弃矿井致灾机理和残余变形演变规律,建立废弃矿井、废弃工矿土地灾害风险评估和控制技术体系;研究不同时空条件下废弃矿井资源价值和适宜性再开发优先等级,建立工矿废弃地适宜性再利用评价体系。
创新沉陷区生态恢复力提升模式,探索资源型矿区和老工业基地城市更新和生态重建理念与方法,突破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统一管理瓶颈和矿地融合的科学与政策难题,科技助推徐州市潘安湖生态湿地工程、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等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
突破矿山多源信息遥感协同处理科学问题,研究建立基于星-空-地(地表/地下空间)的多源多尺度综合监测的矿区生态环境智能感知与预警技术体系,准确反映矿区生态扰动状况,支撑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开辟废弃矿井安全与环境风险评估、废弃矿井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地下煤炭和地热资源流态化开发、城市深/浅层地热开发利用等新领域和新方向,并取得重要进展。
力争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1项;发表国际期刊论文(SCI收录)100篇以上;授权发明专利20件以上;制定或提交各类标准5项以上。新增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
社会服务与贡献:转移转化深地资源绿色开采、废弃矿井资源利用、废弃工矿土地灾害评估与污染控制、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与变形控制、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矿地统筹规划技术、矿区生态环境智能监测技术等重大科研成果20项以上;通过成果转化和技术支撑,推动徐州市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带动相关接续替代产业规模化发展,直接带动的产业新增产值1亿元以上;开展行业产业技术培训1500人次以上,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解决关闭矿井职工和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难题,显著改善采煤沉陷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力争将本中心建设成为“江苏国土资源智库研究基地”,提供地方政府和企业决策与解决重大问题建议20项以上。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营造以人为本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氛围,大力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强化引进人才激励机制。引培 “四高”人才1~2人;大力培养科技拔尖人才,力争建成1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推进国际化教学和海外联合培养,充分利用协同单位优势,联合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研究生;培养博士研究生25名,硕士学位研究生100名以上。
学科发展目标:继续为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学、地球科学等ESI主体学科位居前1%做出重要贡献;提升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科ESI前1%贴近度达到70%以上。整合现有学科优势,培育发展“土地科学与技术”新兴学科。面向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需求,开展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等多学科集成,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
国内外合作交流:围绕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发展,开展中、德国际合作研究,协同徐州市贾汪区政府、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开展贾汪工业园区中德产业园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主(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1~2次;新增国际学术机构任职3~4人次;向国际著名高校派出高级访问学者10人以上,邀请国外学者来徐州进行学术交流20人次以上。